香港海關機場檢獲逾百萬「太空油毒品」,旅客慎防攜帶陌生人物品

香港國際機場海關於日前破獲一宗毒品走私案,檢獲約1.1公斤懷疑「太空油毒品」,市值約120萬港元,並拘捕一男一女,涉案人士為本地居民,案件仍在調查中。此案再次引發關注,提醒旅客於春節假期出行期間必須提高警覺,不應攜帶陌生人交付的物品,以免成為不法活動的受害者。

案件經過:兩人腰纏毒品過關被捕

據海關通報,一名34歲本地女子及一名41歲本地男子由馬來西亞吉隆坡飛抵香港,於清關時被海關人員發現腰部纏有兩批懷疑含依托咪酯成分的毒品「太空油」,共重約1.1公斤。依托咪酯是受《藥劑業及毒藥規例》限制的第1部毒藥,需經嚴格管制。

海關隨即將兩人拘捕,目前二人已獲保釋候查,案件仍在調查中。 根據政府公報的新聞來源,初步研判顯示,這些毒品可能經由跨境販毒集團運輸到港,意圖進行非法交易。

香港海關檢獲的「太空油毒品」

「太空油毒品」為何受管制

「太空油毒品」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是一種快速誘導麻醉劑,雖有合法醫療用途,但被濫用後可能導致昏迷、記憶喪失,甚至危害生命。因此,此類毒品對公眾健康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,管制尤為嚴格。

根據香港《藥劑業及毒藥條例》,未經合法許可擁有列入毒藥表第1部的藥物屬違法,最高可判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。

高風險地區及旅客清關檢查

海關表示,將繼續根據風險管理原則,針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客進行重點檢查。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其他地區一直是毒品走私的活躍路線,此次檢獲的案件再次印證了該地區毒品運輸的風險。

過去數年,香港海關在機場多次截獲來自東南亞的毒品。例如,2022年初,一名旅客從泰國返港時,其行李中被發現隱藏了數公斤冰毒;而2021年,一名旅客從菲律賓抵港時被查出藏有大量可卡因。這些案件均顯示不法分子利用旅客作為「運毒工具」的慣用手法。

假期出行提醒:切勿接受陌生人物品

臨近農曆新年,不少市民計劃出國旅遊或探親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假期高峰,誘騙旅客攜帶毒品或違禁品入境。一些走私集團通常會以高額報酬吸引個人代為運輸,甚至欺騙不知情的旅客攜帶含有毒品的包裹。

過去曾發生類似案件,例如2018年,一名年輕女子在澳洲被捕,因她攜帶了朋友託付的行李箱,內藏大量毒品。警方調查後發現,該女子對毒品一無所知,但仍需面臨法律責任。

海關提醒市民,無論在機場或旅行途中,應對任何來路不明的包裹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輕信陌生人的請求。若有人要求幫忙攜帶行李,務必先詳細檢查內容,並對不明物品立即拒絕,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困境。

此次破獲「太空油毒品」案顯示,香港海關在打擊跨境毒品犯罪方面的堅定決心與專業能力。然而,打擊毒品走私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,旅客必須保持警覺,遵守法律,並配合清關程序,以保障自身安全及社會穩定。如果市民在旅行過程中發現可疑情況,應及時聯絡海關或警方舉報,為保護公共安全盡一份力。農曆新年即將來臨,希望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安全、愉快的假期。

香港海關機場檢獲逾百萬「太空油毒品」,旅客慎防攜帶陌生人物品
Share this